當網路上傳來上面這段影片時,在看的時候其實已淚如雨下,我記得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只祈求他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爸媽會一直倍伴在你身邊。但….看看現在的自己,忘記了初衷…汲汲營營忙碌的工作,卻忘了多留點時間陪伴小孩,當拿了一個作品給你看時只是敷衍了事摸著頭說你好棒,但你知道孩子不是只有想聽這句話而已……
隨著孩子們的年紀增長,為了不讓他輸在起跑點,幫孩子報名了許多的學習課程,甚至用「放手獨立」來當自己的藉口,外包孩子後且高興的在社群上展示為孩子驕傲的作品,但卻不知道這作品後面還有故事…
當我正在努力趕著公司報告時,貼心的兒子一個在左邊一個在右邊,靜靜的玩著LEGO蓋著房子,隱隱約約聽見孩子說:「我要跟爸爸媽媽一樣上班賺錢,蓋一棟有花園的房子,裡面有我跟哥哥,還有爸爸媽媽跟阿嬤….」
因為等我長大了,我要跟爸媽一樣,左手牽著你們,右手牽著孩子,我們要永遠在一起…
接著我要發明會抓壞人的機器人,把壞人送進會變乖的監獄裡,這樣才沒有互相砍來砍去的世界….
我放下手邊的工作,靜靜聽著他們的聲音,看著他們的世界,原來他們的世界裡有我們無法陪伴的希望,在看見孩子的創意及想像力的背後,有他們希望爸媽的陪伴。
有些人說樂高只不過是看著說明書才能做出成品,當有這種想法時,你已在侷限或畫框了,無論有無看說明,從堆疊中學習、從錯誤中再矯正、從成品中再變化,有些想像力從孩子的嘴巴說出來,他就是與眾不同,再加上想像的揣摩,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巧思。
就算是照本宣科,但放寬心放開手,不要讓孩子的創意在你的面前變成平凡無奇,你的加入變成他的失敗作品,永遠記住一句話:「如果在行進隊伍中,有人的腳步和大家並不相同,那是因為,他的耳朵聽到了不同的鼓聲…..」
孩子總有自己的世界,在他的世界裡充滿了想像力及創造力,唯有專注的陪伴時,你才會發現他的不同。為了不要跟同學的面具混淆在一起,兒子拿了玉米粒粘上小花說:「這比貼姓名貼更有用,誰會拿錯一個貼有花朵的面具呢?」
哥哥說:「媽~你看我都捏不好,感覺都爛爛濕濕的」。弟弟說:「多試幾次就會更好,而且你做的是機器人,我有看出來!」孩子們正面的能量,啟動多更多美好的相處時刻~
某天我們一群小編聚在一起,我把聽到的喃喃自語與姐妹們分享,此時才發現唯有專注的陪伴,看到孩子們的想像力跟創造力,比自己聽到的還要多更多………
「等到有空再陪妳喔~~」總想快點忙完手上的事情再來陪孩子,但一忙完肯定又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接著做,但久了之後,真的”有空”了,孩子是不是也覺得沒關係了,因為她們已經習慣被往後一延再延!
以後若是埋怨孩子有什麼事總是不告訴我,為何我都不懂她們? 就是現在沒有好好的聽她們說;學著安靜的聽聽孩子說什麼也是我的第一步,也許孩子只是想要給我看看今天在學校畫的圖、也許要告訴我她的九九乘法已經背熟了、在學校跟同學玩象棋連勝3局、或者是她把姐姐的蜘蛛人戴上長髮穿上了女孩子的披風(呃?);陪著孩子一同面對情緒,伴隨孩子的喜怒哀樂,不用太急著給予意見,有時孩子真的只需要有人聽她說說話。
孩子寧可捨棄看卡通的時間也要來廚房一起準備晚餐,剛開始因為怕孩子受傷,所以就直覺的把孩子請出去;但後來發現這樣是在抹煞孩子的學習熱情,把她們推出去之後就很難再叫回來,所以現在只要孩子主動進來,我一定讓她們有事情做,慢慢來沒關係,安全就好,弄亂了也沒關係(因為媽媽弄更亂);有孩子一起準備的晚餐,幾乎沒有剩餘都是吃光光,還到處炫耀著”我都有陪媽媽煮飯,我是小幫手”,哈~到底誰陪誰啊!!!
雖然我也是個「等一下媽媽」,但我一定不吝嗇我的掌聲給孩子,甚至是浮誇型的驚嘆聲加掌聲。曾經小光說過~「妳只要在那邊坐著看我玩就可以了」原來孩子要的陪伴並不難,於是我漸漸習慣了在客廳裡折衣服、在客廳裡寫文,甚至在客廳裡睡著。當你靜靜的在一旁看著孩子玩樂,看看他們會搞什麼鬼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他們的創意與成長總是帶給我許多驚喜,也會帶領著我回到那個思想單純的歲月。林小光的火車魂大約在二歲時爆發的,從單圈軌道到多圈,最後是3D立體式多層組合,他拼軌道的功力與耐心,常常令老木我大驚不已(因為老木完全不行)。
陪他玩了五年的火車,自己對火車好像也著迷了起來,能跟孩子有共同的興趣,我想這應該算是「陪伴」帶來的好處吧。有一天他在露營地撿到了一段木頭,他如獲至寶的帶回家,請我們幫他鋸成他要的長度,雖然心裡百般嫌棄,但還是拒絕不了他的要求,因為我也想看他會玩出什麼花招,結果…他的小火車成了載神木的森林火車了!且用著老車頭拖運著,是不是很味道呢!
小男生長大了,現在沈迷於樂高世界,這東西雖然是個無底洞,但卻也是媽媽界中一致認同的好物,連老木我自己都曾經淪陷在夜市牌的迷你小積木中好久不能自拔,拼這種東西真的能讓人廢寢忘食啊!
孩子的想像力真的超乎我們的以為,組好了考古吉普車後(小光自己命名),他立馬又弄了個指揮行控中心,然後就在那自導自演的玩了一上午。下圖是他每天在那修補的忍者學園(這也是他自己命名的),那天他說他想介紹它,請我幫他錄製成影片上傳youtube,四分多鐘的介紹,叭啦叭啦的,雖然我沒一個記住的,但卻真心覺得孩子的想像力很驚人。我問他為什麼想這麼做?他說~我想會有人覺得不錯。(我我我,老木我真的覺得超棒的!)
七年後我又來了一隻林小亮,如果說孩子的保鮮期是十年,那麼我前前後後共會有十七年有孩子的陪伴囉(OH YA)。有一天我跟林小光玩感謝媽媽的十個理由遊戲,十點中不外乎日常生活的照料,其中一點最令我吃驚的是~謝謝媽媽生了妹妹讓我有伴不孤單。原來孩子需要的不要止是父母的陪伴,手足的陪伴對他們而言也是這麼重要的!
雖然這三隻很吵,但這卻是我家最美的畫面!
有人曾說:當你們家的小孩好幸福哦,可以到處去玩~以前,我總笑而不答。但我現在會回:孩子們會長大,我們現在能做的事就是多陪陪他們,陪陪他們看這世界的不一樣。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然各式各樣的狀況都可能發生,像是做做可愛的鬼臉,逗得大家的開心,或是折斷媽媽的理智線~
像是今早出門時,軒為了要回家拿髮夾在車上哭鬧,媽媽理智線幾近崩壞@@但下一秒又在妳懷裡撒嬌笑開懷,孩子真是天使跟魔鬼的綜合體。
這些過程,除了增進親子間的互動外,都也在孩子們心中留下記憶~
除了父母的陪伴外,手足之間也是需要相互陪伴~相差6Y的恩軒兄妹,在家也是時常輪番上演追逐、搶玩具的戲碼,但手足之間微妙的是,不論再怎麼吵吵鬧鬧,哥哥還是愛妹妹,妹妹還是挺哥哥!而且,妹妹有搞不定的事情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找哥哥幫忙~
跟其他男孩一樣,最愛的是樂高的忍者系列,疼孫的阿嬤知道恩哥愛LEGO,去馬來西亞樂高樂園硬是扛了一組忍者樂高回來~但老木我總是希望他能玩基本款,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去做出不同於DM上的角色~
某日就在老木我在搞定番比霸小姐時,哥哥超淡定的坐在旁邊自己玩LEGO,邊組邊說:「這是一個機器人,是能夠有人坐在上面操控的,所以要加個椅子,然後人的前面要加個透明罩,像檔風玻璃一樣,這樣才看的到路!」
原來,孩子們的思緒比我們想像中還細膩~
很慶幸我們能這麼陪伴著孩子,當我在不開心時,孩子會繞在我身邊安慰我,幫我打氣加油!甚至兩兄妹還會為了我們而爭執~
恩說:長大後要買大房子,要跟媽媽一起住。
軒說:媽媽是要跟我一起住啦!
呵,不管未來如何,我想說的是,我會一直陪伴著你們,看著你們長大~
當孩子們靜悄悄的玩著玩具時,我們除了心中暗自開心說~[呼,終於耳根子清淨了],做父母的我們是否也曾試著安安靜靜地在旁當個觀察者?而不是低頭滑手機;當我們抬起頭來時,可能己經錯過了孩子正在發揮創意、運用想像力的過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很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放手自己走路、第一次自己到巷口的商店去買東西、第一次看著說明書把一組LEGO組裝起來,這每一件事情對孩子來說都是挑戰、都是嘗試,但單純的他們只要看到我們肯定的眼神和大大的擁抱,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棒棒的事。
[媽咪你看!我用泥巴在做山洞]、[媽咪,這是我做得飯糰,我有沒有好棒棒?]、[爸爸,這是我做的戰鬥飛機,現在發生森林大火,美國隊長要開著它去救人了]……孩子每天都有不同的出頭,他們第一時間永遠都是說[媽咪你看…………..]、[爸爸我跟你說………],他們總想把新發現、新創意在第一時間分享給他們最愛的家人,這時侯若是得到的回應是[好,媽咪等一下看….]、[嗯,爸爸在忙….],但我們卻不曾發現這樣的一句話己經讓他們小小的心靈很失落很受傷。
某次我停下手邊的工作,聽聽孩子說話、陪伴孩子遊戲,我心裡驚訝的OS:[哇鳴!臭Q用LEGO零件組裝出一台怪手,樣子還真像啊…..他什麼時侯會的?],心裡頭這句"什麼時侯會的?"震動了我,因為忙於工作而忽略陪伴孩子,日子就這樣過了,孩子的成長和天馬行空的想像過程也就這樣過了……((驚呼~時間可以重來嗎?))
女孩兒很愛吱吱喳喳說個沒完,一下說學校發生的事情、一下又說自己昨晚做了什麼夢、一下又說今天舞蹈課拉筋不到位被老師罵,每天回來就像一隻小麻雀一樣在我身邊繞呀繞的,大部份時間我是希望回到家能有個"安靜的空間",所以我常常會打斷孩子正在跟我說的事情,每回忙完過後一個人攤在沙發上時,回想剛才孩子跟我講話的內容,或許在我們大人看來真的沒什麼重要的,但對孩子來說或許是她今天因為某個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做到了而開心、或許是她美勞課上創作了一個作品被老師稱讚,但孩子迫不及待想要告訴我的雀躍眼神,警醒了我,工作和家庭的比重是該重新調整比例了。
[媽咪,你可以早點下班來舞蹈教室陪我上課嗎?]、[媽媽,你們家葳葳很棒喔!她己經會前翻倒立囉!]….((什麼??? 前翻倒立!!! 老木我沒看到,我又錯過了啦!))……站在舞蹈教室窗外看著葳葳練舞,只要她眼神看向我時,我一定會給她一個大大的微笑和點頭,這孩子立馬會像充飽了氣一樣,挺直腰桿認真跳舞,勇敢嘗試新的動作,原來一個簡單的陪伴,是可以看到孩子其實有無限可能的,父母其實是孩子最好的觀眾和聽眾,我們有沒有認真陪伴和傾聽,是不是點頭敷衍,其實孩子們都知道。
就像某天我跟惱公說的:[現在不認真陪伴孩子、聽他們說話,等我們老了以後,想要他們陪我們說說話,那怕只有10分鍾,他們都抽不出空吧!就像我們現在一樣]
總是在整理照片的時候,看到與孩子們的合照,就想到父母與孩子的保鮮期只有10年,望著孩子開心的笑容以及每次旅程中留下的感動,我想千金也買不到這樣的美好時光。
看著那曾經在懷抱裡的小孩不懂這世界的美、到揹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探索新奇的事物、到現在會替忙著拍照的媽媽留下食物、替背著提著重重行囊的爸爸搥背按摩的孩子,好快!10年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難過,因為每一次的笑容、眼淚及絲絲體貼,牢牢的記在心裡。
此刻,我的腦海裡突出蹦出先前看到的一篇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
有對夫妻開著名車送小孩去貴族小學,有天父母對孩子說:「爸媽為了賺更多的錢,給你用最好的也送你到最好的學校,所以沒時間陪你,你恨爸媽嗎?」
孩子說:「不會阿,等我長大了,送你去最好的養老院…」
不能說孩子的回答是不孝,因為按照爸媽平時帶給孩子的價值觀來看,將來送爸媽去最好的養老院,不就是孩子對親愛的爸媽最好的表達嗎? 孩子已經習慣了沒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以為錢可以買來一切。
這個故事震撼到你了嗎?